江达县,隶属于
西藏自治区昌都市,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、昌都市东北部。东与
四川省石渠、
德格、
白玉三县隔江相望,北与青海省
玉树州玉树市毗邻,南接
贡觉县,西连昌都市
卡若区,总面积13150平方千米。截至2023年6月,江达县辖2个镇、11个乡,县人民政府驻
江达镇。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,江达县常住人口92800人。江达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呈现倾斜,为
金沙江流域的
河谷地带,平均海拔约3800米。属高原温带半湿润性山地气候区,西北部寒冷干燥,东南部温和湿润,日照时间长,辐射强,昼夜温差大,夏季多夜雨,冬春多风。
历史沿革
明万历十五年(1587年),觉普寺在觉普山脚下沟口处建立,其所在地因寺而得名“觉普达”,后逐渐演变为“江达”。
清宣统元年(1909年),废除
德格土司后,划归川西
邓柯府。宣统三年(1911年),改
同普县。
民国七年(1918年),设江达西勒康,后改建为江达宗。
1950年10月,江达解放后,隶属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管理。
1951年3月,建立江达宗解放委员会。
1959年3月,民主改革,推翻了“政教合一”封建农奴制度。同年4月,江达宗改建为江达县,同时成立江达县人民政府,隶属昌都行政公署。
2014年11月,昌都撤地设市,江达县属昌都市辖县。
行政区划
截至2023年6月,江达县辖2个镇(
江达镇、
岗托镇),11个乡(
卡贡乡、
岩比乡、
邓柯乡、
生达乡、
娘西乡、
字嘎乡、
青泥洞乡、
汪布顶乡、
德登乡、
同普乡、
波罗乡),县人民政府驻
江达镇。
地理环境
地理位置
江达县位于昌都市东北部,地理位置介于东经97°53′-98°53′、北纬31°00′-32°36′之间,东与四川省
石渠、
德格、
白玉三县隔江相望,北与青海省玉树州
玉树市毗邻,南接
贡觉县,西连昌都市
卡若区,总面积13150平方千米。
地形地貌
江达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呈现倾斜,为
金沙江流域的河谷地带,最低海拔2800米,最高海拔5436米。平均海拔约3800米,高差有2636米。海拔较低的东南部农业区内,生长着大面积的森林,是农、林、牧多种经营的优势地带,在中国
雪域高原的东部,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之中。
气候
江达县属高原温带半湿润山地气候,垂直变化明显,日照时间长,年温差小,日温差大,干季和雨季分明,雨热同季。年均降水量548.5毫米,年均温4.5℃。西北部寒冷干燥,东南部温和湿润,辐射强,夏季多夜雨,冬春多风。年均日照1500~2700小时,无霜期140天。
水文
江达县内有大小河流30余条,总长2091千米,其中盖曲河汇入澜沧江,热曲、字曲、多曲汇入金沙江。以金沙江流域为主,金沙江分布于江达县东北、东南部;字曲河和独曲河分别流入金沙江。
自然资源
耕地资源
2023年,江达县耕地面积10.06万亩,人均耕地面积1.07亩。
农业资源
江达县主要农作物有青稞、小麦、豌豆、玉米,是昌都市虫草、松茸、獐子菌、木耳的主要产区。
矿产资源
江达县已探明的矿产主要有铜、铅、锌、铁、银等6个矿种,各类矿床点达40余处。其中玉龙铜矿总资源量为10.27亿吨矿石量,铜金属量658万吨,钼金属量40万吨。
生物资源
动物资源
江达县有家养动物绵羊、山羊、牦牛、黄牛、犏牛及牛、驴等6种。野生动物如野牛、盘羊、岩羊、黑秃鹤、胡秃鹫、马鹿、白唇鹿、猞猁、小灵猫、黑熊、棕熊、豹、水獭、石貂、金猫、猴子、藏狐、雪猪、雪鸡、野鸽、斑鸠、金雕、高山秃鹫等23种。另外还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天鹅等珍禽。
植物资源
江达县有高等植物520种。野生植物种类丰富,以藏红花、雪莲、冬虫夏草、贝母、大黄、天麻、三七等为主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达40余种。森林资源得天独厚,森林覆盖率32.4%,长江上游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面积达685.3万亩。
菌类资源
江达县部分乡镇盛产松茸、猴头菌、獐子菌等名贵食用菌。
水资源
金沙江及其一、二级支流藏曲、盖曲、字曲等流经江达县境内,流域面积9981平方千米,占全县流域总面积75.9%,独曲河、字曲河、藏曲河流域天然水能理论蕴藏量约46.1万千瓦,有叶巴滩水电站、岗托水电站等多个重大水利工程。
人口
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,江达县常住人口92800人,居住着藏族、汉族、回族等民族,其中:藏族人口比例达85%,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人,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4.78%,居于自治区所辖前30%。
经济
综述
2022年,江达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8.66亿元,同比增长8.5%;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.82亿元,同比增长36.4%;税收收入完成4.13亿元,同比增长3.34%;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.73亿元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6.04亿元,同比增长9.5%;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预计达44289元和17575元,同比增长10%和16.8%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%以内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710.56千米。自来水普及率达97%。学前毛入率75.08%、小学净入学率99.91%、初中毛入学率99.92%。人口出生率为11.0‰,死亡率为5.6‰,自然增长率为5.4‰。
2023年,江达县基建开复工项目125项,完成投资86100万元,占计划完成投资的71.33%,基建项目吸纳本地农牧民用工5235人次,促进农牧民增收3568.47万元。
第一产业
2023年,江达县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.49万亩。粮食总面积7.43万亩,总产量达2.33万吨。完成撂荒地摸排整治和复种2213亩。
2023年,江达县牲畜存栏达46.86万头(只、匹),全年肉产量0.95万吨、奶产量1.41万吨、禽蛋产量20.00吨。
截至2024年3月22日,江达县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值约为5.7:1。选购推广藏青2000、喜拉22号、拉孜小油菜等高产农作物品种,调运良种48.23万斤。
第二产业
2023年,江达县加大对玉龙铜矿的协调服务工作力度,生产总值达74.37亿元,上缴税费12.98亿元。
2023年,江达县生产天然饮用水3934.34吨,销售额605.56万元。
第三产业
2023年,江达县引导76家民营企业、1家商会、2家个体工商户参与“万企兴万村”促增收行动,并与305户群众签订结对帮扶协议,落实帮扶资金147.5万元,户均4836元。
2023年,江达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.23亿元,增长20.20%。
2023年,江达县全年接待旅游人数45万余人,实现旅游收入5024.87万元。
2023年,江达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.51亿元,增长45.50%。
2023年,江达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.82亿元,增长6.24%
政治
社会事业
教育事业
截至2022年,江达县始终把每年财政收入的20%以上资金支持发展教育。设置“圆梦基金”“东风润苗”奖学金,共发放资金1688.45万元,惠及大学生4791人次和中小学生1332人次。投入12.5亿元,全面改善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。控辍保学成效显著,小学、初中入学率均在99.9%以上,较2012年平均增长150%,义务教育由均衡发展向优质均衡发展迈进。
文化事业
2023年8月,在昌都市第九届三江茶马文化艺术节中,江达县文旅局精心组织了艺术团参与开幕式演出,展现了江达的艺术魅力。此外,成功举办的江达县专场文艺汇演,推出了包括《渡江》《绿水青山》等在内的12支优秀文艺作品,深受观众喜爱,充分展示了江达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。同时,特色产品展销活动也取得了显著成效,13家文旅企业和农牧民合作社参与,销售额达20余万元,并荣获最佳组织奖、最佳推介奖、最受欢迎产品奖等多个奖项。
医疗卫生
截至2022年,江达县建有县医院1座,卫生防疫站1个。岗托乡医院1座,该医院系意大利援助项目,医疗条件较好。县人民医院创建了二级甲等医院、藏医院,成为昌都11个县(区)首个创建二级医院的民族医院。13个乡(镇)标准化卫生院、96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和村医覆盖率均达到100%,各族干部群众就近能看病、看好病成为现实。
基础设施
移民搬迁
截至2021年底,江达县投入资金9.01亿元,完成了1961户10284名群众易地搬迁及同步搬迁工作,切实改善群众居住条件。
旧房改造
截至2021年底,农牧区危旧房改造全覆盖,落实改造5421户、8522.75万元。
四通
截至2021年底,江达县13个乡(镇)通油路,96个村(居)、68座寺庙全部实现通达,行政村通畅率72%,全县农村公路里程2030.95千米。乡(镇)、村(居)通讯网络全覆盖,314个自然村通讯网络覆盖率87.1%。江达县于2014年国家电网顺利接入,96个村(居)通电率由2012年的24.5%增长至98.8%,农牧区生产生活用电得到全面改善。
交通运输
截至2022年,江达县境内有国道1条,182千米;县道1条,14千米;乡道7条,共418千米。国道317线横穿全县境143千米,联接着岗托、同普、江达、卡贡、青泥洞5个乡镇所在地。
历史文化
地名由来
江达,
藏语译音,意为“觉普山沟口”。明万历十五年(1587年),觉普寺始建于江达镇觉普山脚下沟口处,沿袭称觉普寺所在的地方为“觉普达”,后演变为“江达”。
表演形式
山歌
藏语叫“乐”,是一种节奏自由,可即兴发挥的纯民歌形式。其分布范围极广,农牧区群众在放牧、骑马、行路时都喜唱山歌。江达山歌,从结构上看,是前后各段回答对应体,以三段最为常见。每段至少两句,多至数十句,而三、四、五句的比较流行。每首歌的段与段之间的句数一般是相等的,段与段之间相对应的句子、在立意用词、节奏停顿等方面都有相应的关系。山歌的旋律为二至三乐句的分节歌形式,虽然旋律比较简单,但音域宽广。音程起伏大,唱法独特高亢。乐句中间音符密而多变,可随兴添加装饰音,在演唱技巧上已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。2003年西藏自治区民间歌手大奖赛上,江达县选派的桑丁卓玛荣获自治区优秀民间歌手称号,为江达县赢得了荣誉。
戏曲
戏曲(说唱、江达藏戏),江达藏戏,解放前江达县隶属于德格土司的管理范围,而德格土司家庙“更庆寺”中演藏戏的大多数人员是金沙江以西的江达县岗托人。因此,德格藏戏追溯其来源实际上是江达人在四川省德格更庆寺演的藏戏,江达藏戏是17世纪中叶由第七任德格土司向巴彭措利用更庆寺的佛事活动,组织其僧众排练演出后形成的。江达藏戏的唱腔较为独特,整个唱腔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。唱腔中既有“多”调式,也有“拉”调式。如《诺桑王子》中诺桑王子的唱腔属于“多”调式,王后的唱腔属于“拉”调式,江达藏戏的乐器不限于一鼓一拨,还有唢呐、大号、小号和串铃等。藏戏中穿插的清兵舞狮子舞以及咒师的滑稽表演,是江达藏戏主要组成部分,江达藏戏的主要剧有《
诺桑王子》和《狮子的故事》等。
酒歌
酒歌是人们饮酒、敬酒、即兴作乐时唱一种民歌。演唱酒歌时,手捧酒碗,脚下可伴以简单的弦子或踢踏舞步,情绪洒脱。次类民歌,从结构上看一般是四句,有六句、八句或更多的句子,但都是偶句。每句6个单节,分3顿,两个单节一顿,多用比喻、借代、比拟、夸张等修辞手法。
服饰
江达人偏好穿着色彩鲜艳、装饰精致的长袍,夏季长袍多采用轻薄材料制作,男性款式为长袖,女性则为无袖,常搭配衬衣和围裙。女性的头饰尤为华贵,通常以银盘、珊瑚珠、绿松石和红玛瑙珠等贵重材料制作,头饰的样式多样,包括一点式、三角式和梅花式等,有的还会配以宝石串成的饰物。男性则偏爱黑色或藏青色的袍子,常以老虎皮、雪豹皮等珍贵皮毛装饰领口和下摆,以彰显勇敢和富有。衬衫以火红或雪白为底,袖子长而宽松,适合舞蹈和劳作。下身穿着宽松的裤子,跳舞时显得狂放不羁。他们还喜欢佩戴狐皮帽和牦牛皮靴,以及在头发中掺杂毛线,扎成大辫子盘在头顶,形成所谓的“英雄结”,并用珊瑚珠和蜜蜡珠装饰。康巴汉子还有佩戴藏刀的习俗,刀鞘上刻有吉祥图案,腰间常挂有雕花银包、腰带、皮包、腰盒等金银制品。
手工艺
江达县民族手工艺丰富多彩,有波罗木刻、卡贡藏香、冕萨唐卡、岩比手工艺等。
非遗
截至2022年,江达县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1个(藏族雕版印刷技艺)、自治区级3个、市级2个、县级2个。全县有自治区级文保单位7处、县级文保单位54处,可移动文物1300件。
藏族雕版印刷技艺(波罗古泽刻版制作技艺)
藏族雕版印刷技艺历史悠久,属于藏族宗教文化艺术,起源于清代康熙十五年(1676年),由德格第十二世土司、第六世法王发起。这种技艺主要流传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江达县的波罗乡,与佛教文化紧密相关,为印制佛教经文和图案服务。波罗古泽刻版制作技艺的工艺流程十分精细和复杂,包括由著名藏文书法家书写刻版内文、多人校对、使用特殊液体将文字印在木板上、晒干、雕刻艺人临摹刻制、经过多次校对确保无误、刷上酥油汤晾晒、涂上朱砂颜料、使用防虫蛀植物熬成的水浸泡清洗等步骤。2008年,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
风景名胜
综述
截至2022年,江达县旅游景点21处,有旅游景点2A级景区1个,积极精品培育十八军渡江红色遗址、雪巴沟等7个旅游景区和桑珠洒咧、卡贡洒咧等9个旅游营地建设项目。
主要景点
波罗吉荣大峡谷位于江达县
同普乡与
波罗乡交界处,离县城约25千米,为国家2A级景区。多曲河东流入
金沙江,沿江约5千米的峡谷两岸,雄峰夹峙,悬崖千丈,最宽处约100米,最窄处才2.30米。
江达县的果布白宗山传说曾为莲花大师修行过的神山。绕此山徒步转一圈约三小时左右,沿途有老虎洞、嘎钨洞、猿人厕所、右旋海螺、莲花生修行洞、护身
佛龛等自然景观。
白宗山植被保存良好,东北面是茂密的森林和灌木丛林。山腰建有一座小庙,西南面则是悬崖峭壁,称之为垒经岩。
康区25座神山之首——
生钦朗扎山,康区佛教25座神山之一,位于江达县
岗托乡境内,距县城约100千米,其中90里通汽车,该山的规模较大,骑马转一圈需一天的时间。
约有景点数十处,其中较有特色的景点有:猴子摘帽、山顶结跏跌坐的佛像、
莲花生大师石刻像、巨龙腾飞石以及莲花生降妖之洞、莲花生修行洞、葛玛巴修行洞、仁增
水晶洞、生钦朗扎寺等。诸多修行洞中以莲花生修行洞最为著名。
金沙江十八军渡口
江达是解放西藏的第一站,金沙江十八军渡口是一个值得纪念的革命地,位于川藏交界处的金沙江沿岸317国道旁。
郎绕神山
沿金沙江岗托大桥南行15千米郎绕神山,是康区25座佛教神山之一,该山建有宁玛派寺庙郎绕寺,距今378年的历史,该神山规模较大,骑马转一圈需要一天的时间,此山有几十个参观点,旅游区道路崎岖,旅游景点均是昌都地区有名的地理风貌,并均处于金沙江沿岸地区。
“普水”石刻
“普水”石刻位于江达县同普乡,国道317线附近山壁上,距离江达县城14千米。据《同普县志》中记载“县治所前有小河一道,原为无名之水,自设治定名普水,蜿蜒东下,流入金沙江”,据此“普水”石刻可能是清末民初同普首任知事张以诚所为。
瓦拉寺是江达县最大的寺庙,创建于1253年,系萨迦派五祖之一的元朝帝师前往元朝大都时,途经同普所建的。瓦拉寺属于藏传佛教萨迦派,俗称“花教”。保留着很多珍贵文物、壁画等,有着700多年历史的格萨尔王古壁画。
位于昌都镇昂曲和扎曲两水交汇处的强巴林寺,是由宗喀巴弟子喜绕桑布于公元1444年创建的,因寺内主供强巴佛而得名。它是藏东康区最早、最大的格鲁派寺庙。整个建筑以藏式风格为主,院落重叠,殿堂林立。
这里森林面积大,林木品种多,有用于刻经板的桦木,是这里特有的树种。据调查,波罗一带能独立刻经板的熟练艺人多达152人。现藏于德格印经院的经板,主要是波罗古泽一带刻工的杰作。波罗古泽的刻工不仅能刻大部头丹珠尔和甘珠尔经,而且也能刻难度很大风马旗和佛像图案。
雪巴沟
雪巴沟风景区位于江达县岗托镇境内,距镇政府10千米,被人们誉为“小亚丁”。雪巴沟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,有很多国家级珍稀物种,如国家一级保护动物:虎、云豹、
白唇鹿、
普氏原羚、金雕、眉雕、斑尾棒鸡、胡秃鹫、
绿尾虹雉等。
岗托民俗文化旅游村
著名的十八军渡江口就在江达县岗托镇岗托村内,1950年解放西藏时解放军十八军抢渡金沙江的渡口,打响了解放西藏的第一枪,也是西藏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。现有藏军遗留下的炮楼依然矗立、代表着藏汉人民友谊的金沙江大桥也在村口,被称为“友谊之桥”。附近还有生钦郎绕神山、生钦郎绕寺、雪巴沟、世界七大佛教康复道场以及岗托民俗村独特的自然、人文景观。
从江达县城驱车65千米,历时1个半小时就可抵达。字嘎大草原面积达205万亩。
荣誉称号
2020年,江达县入选中国净水百佳县市。
2020年6月30日,江达县入选“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”。
2020年7月,江达县入选2020中国最具安全感百佳县市。
2022年2月,江达县入选2021年西藏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、区拟命名公示名单。
2022年11月18日,江达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。